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观点 > > 
在上海,如何像法国人那样把日子过成诗?
来源: 新民晚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07 13:07:48

那边厢,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北京,出席了第17届“中法文化之春”艺术节的开幕式。他宣布,为庆祝2024年法中建交60周年,将举办一系列重要文化交流活动。

这边厢,你我在上海,便感受到法兰西艺术之风的拂面,精彩的演出展览纷至沓来。


(资料图片)

不妨就让演艺君带着你,

在这个浪漫季节里,

点一杯咖啡,看一场戏剧;

拎起一台相机,踏上一段旅程……

咖啡戏剧节

在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上海,在中法文化交流启动之际,法国咖啡戏剧节定于4月28日至5月4日在上生·新所举行。

发源于巴黎的咖啡戏剧,指的就是最初在咖啡馆上演的戏剧,往往会“因地制宜”地发展剧情。

上生·新所已经举办了两届咖啡戏剧节,此番专注法国咖啡戏剧也是源于恰逢“2023中法文化之春”的举办。

三部当代法国著名戏剧大师的作品《备忘录》《迷幻变奏曲》《加薪秘诀》将以中文版的样式,由上海现代人剧社的一批中青年优秀演员在上生·新所内的海军俱乐部、咖啡空间上演,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赏体验。

《备忘录》

作为第87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,法国著名电影编剧让-克劳德·卡里耶尔仅创作了两部舞台剧本,此次演出的其代表作《备忘录》深具尤内斯库的荒诞色彩。

让-克劳德·卡里耶尔

一个虽有134次“狩猎”却又患恋爱恐惧症的单身男子家中,闯进了一个陌生女子,她看似迷失自我抛弃一切都要寻找理想中的情人。

两个孤独的灵魂开始了匪夷所思的“情感寻找”,这出戏设下了许多谜,人物的心理转折动机只能猜测而没有谜底,观众看到结局也许才会恍然大悟。

该剧由青年导演顾鑫执导,话剧演员赛开源、宁川儿主演。

《迷幻变奏曲》

创作《迷幻变奏曲》的埃里克-埃马纽埃尔·施米特是当今活跃于法国文坛的著名剧作家、小说家,有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上演过他的戏剧剧作并获得广泛影响。

埃里克-埃马纽埃尔·施米特

剧中描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贝尔·兹诺尔科性情孤僻,独自隐居在一个小岛上。他把和情人多年间的来往情书集合成册,出成一本书。这本书引来记者埃里克·拉尔桑的采访。围绕着这本情书集背后的秘密,演变成了一场迂回曲折的残酷游戏。

该剧由青年导演沈旭飞执导,话剧演员苏俊杰、宋冠廷主演。

《加薪秘诀》

法国著名编剧乔治·佩雷克的戏剧作品中,游戏无处不在,就像是对身份的追寻和对消失的焦虑。

乔治·佩雷克

他创作的《加薪秘诀》,堪称是一部独特的加薪游戏方程式,剧中充满了法国先锋戏剧特色的情节和形式,6个人物的名字也被命题、可能性、肯定(正面)假设、否定(负面)假设、选择、结论代替,观众看戏像是参加了一次加薪剧本杀游戏。

该剧2010年曾由法国著名导演德尼·盖侬为现代人剧社执导,此次复演由青年戏剧硕士庄园执导。

传奇摄影师

4月22日,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将携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推出法国摄影师、电影导演雷蒙·德巴东的中国首展——“现代生活”。

雷蒙·德巴东是当今法国乃至世界范围最负盛名的摄影师和电影导演之一。

雷蒙·德巴东自拍肖像

德巴东1942年出生于法国索恩河畔维勒弗朗什,现居于克拉马尔。

德巴东曾是达尔马图片社的摄影记者,深入阿尔及利亚、越南、乍得、贝鲁特等战地,他的纪实摄影作品为他赢得了普利策奖和法国国家摄影大奖等。

德巴东摄影作品

作为农民的儿子,他在乡村度过了童年,他儿时选择了父母所在的农场和农村环境作为他最初的拍摄对象,这个主题也深刻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。

“现代生活”

本次中国个展“现代生活”将呈现德巴东上百件摄影作品和一部主题电影。

这些作品以当地居民的视角描绘了法国乡村景观,同时探讨了当代乡村生活相关的普遍问题。例如农场在日益工业化的农村中如何继续生存,以及城市化对乡村的冲击。

德巴东摄影作品

此展由阿德里安·加代尔担任展陈设计,以开放式的观展动线追随德巴东的脚步。

观者将体验无尽的旅程与际遇,在人与场域间感受乡村世界。

德巴东摄影作品

卡地亚基金会与雷蒙·德巴东的对话始于20世纪90年代,此次展览是艺术家、策展团队及机构为上海观众精心遴选的全新版本。

展览持续到7月23日。

你准备好迎接“法兰西风”了吗?

新演艺工作室

作者:朱光、乐梦融

编辑:小开

图片:主办方提供

©新民晚报文化部

标签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